China Behavioral Law Society Development Network

中国行为法学会事业发展网
  • 中国行为法学会第六届四次理事会在京召开
  • 沉痛悼念马宝善同志
  • 中国行为法学会医疗健康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战略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 学会动态 | 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云南警官学院举行
  • [完整版|图文]《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2)》隆重发布
  • 《企业商事刑事风险防范指引丛书》 启动交流会在京召开
  • 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现代侦查技战法论坛在浙江绍兴召开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长沙举行
  • 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 音乐会在京举办

   时政要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摘要)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10-16 22:47:09 | 284 次浏览: | 分享到:

?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摘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

????第三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第四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第五条 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权责对等,从严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第六条 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第二章 监察机关及其职责

????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

????第八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第九条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第十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第十一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第十二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本级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

????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委员会负责。

????第十三条 派驻或者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有关单位和行政区域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处置。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

????第三章 监察范围和管辖

????第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第十六条 各级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管辖本辖区内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所涉监察事项。

????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办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必要时也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

????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确定。

????第十七条 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将其所管辖的监察事项指定下级监察机关管辖,也可以将下级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监察事项指定给其他监察机关管辖。

????监察机关认为所管辖的监察事项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监察机关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监察机关管辖。

????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十八条 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调查职权,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证据。

????第十九条 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

????第二十条 在调查过程中,对涉嫌职务违法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要求其就涉嫌违法行为作出陈述,必要时向被调查人出具书面通知。

????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进行讯问,要求其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 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询问证人等人员。

????第二十二条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可能逃跑、自杀的;

????(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

????留置场所的设置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通知公告

  • 暂无相关记录!
【编辑:杨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