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好公共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体验感、获得感,是检察机关在新时代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说,检察公益诉讼增加了一种特殊的诉讼类型,由检察机关代表人民、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希望能加快立法进程,将这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智慧的法律制度向全世界推广。
“检察公益诉讼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产生了许多示范案例,社会各界也特别认同。期盼公益诉讼尽早立法,在公共事务领域中,在需要高质量、高品质依法保驾护航的时候,彰显出它应有的价值。”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说。
纪录片呈现出来的案例,只是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冰山一角,这样的工作场景每天都在上演。那些最多人共享的事物,如何得到最好的照顾?检察机关正默默用实际行动来作出回答——最根本最长远还要靠制度、靠法治,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
《人民的利益》第三集《守望长城》剧照
“检察公益诉讼不仅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期待通过专门立法,让这项中国特色的公益诉讼制度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鲜铁可说,目前检察公益诉讼立法已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相关立法工作计划,确定由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牵头起草和提请审议,正在积极开展此项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