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ehavioral Law Society Development Network

中国行为法学会事业发展网
  • 中国行为法学会第六届四次理事会在京召开
  • 沉痛悼念马宝善同志
  • 中国行为法学会医疗健康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战略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 学会动态 | 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云南警官学院举行
  • [完整版|图文]《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2)》隆重发布
  • 《企业商事刑事风险防范指引丛书》 启动交流会在京召开
  • 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现代侦查技战法论坛在浙江绍兴召开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长沙举行
  • 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 音乐会在京举办

   时政要闻

中国行为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发挥生态司法效能 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5-07-24 12:17:37 | 63 次浏览: | 分享到:
发挥生态司法效能 服务高质量发展

——关于潍坊法院做强做优生态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挥生态司法效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行为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到山东省潍坊市两级法院开展专题调研。
潍坊市是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源地之一,曾创造以蔬菜大棚为核心,融合科技创新、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的“寿光模式”。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曾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集体一等功”“全国模范法院”等荣誉,下辖14个基层法院,56个人民法庭,正式干警1880余人。2024年,潍坊全市法院审结各类案件共计24.6万件,标的总额244.5亿元,指导诉前化解各类纠纷6.7万件。
2025年2月17日至21日,调研组到潍坊中院,青州市、寿光市等11个县市区的45个法院和法庭调研,行程覆盖潍坊市全域。
一、基本情况
1.为生态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围绕提升现代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2024年以来,潍坊法院审结涉“农业产业化”纠纷案件共计2743件,结案标的总额2.6亿元。
寿光市每年有900万吨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摆上十几亿人的餐桌,年交易额达200亿元。随着蔬菜种苗、农资供应、大棚管理、销售经营以及种植技术的广泛推广,各类纠纷增多。寿光市人民法院成立“蔬菜产业”专门法庭,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审结涉蔬菜产业纠纷案件1100余件,确权标的额1970余万元,规范蔬菜买卖合同3.6万份。对1000余家种苗企业“寿光蔬菜”集体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指导寿光蔬菜协会、种子协会、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行业调解,为“寿光模式”增添法治内容。
青州市是江北最大的花卉生产销售集散地、全国最大盆花生产中心和多肉植物生产培育基地,花卉种植面积13.1万亩。青州市人民法院设立“花卉产业”专业法庭,处理涉花卉产业纠纷案件200余件,80%以上调解处理。
安丘市现有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400多家,安丘市人民法院以5个人民法庭为依托,围绕开放农业、标准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和“三个平台”建设,提供“全链条”司法服务,提升了全域生态农业法治水平。
诸城市的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行销世界各地。诸城市人民法院协助企业建立风险研判机制,提升企业依法管理能力,“得利斯”成为“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2.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排忧解难”。围绕实施品牌化战略,全市法院审结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案件2408件,依法保护企业创新成果,打击“傍名牌”“搭便车”违法行为,为企业投资创业增添了信心。司法保护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愿意在研发技改上“砸钱”,2024年,潍坊市研发投入185.83亿元,同比增长9.87%。目前,潍坊市发明专利共计30100余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84件。
3.为影响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清淤解困”。妥善化解影响区域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潍坊两级法院均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或生态环境巡回法庭,已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12件。在重点区域建立生态修复基地20处。峡山水库是潍坊市市民生活、企业生产的水源地,法院与水库管理中心建立水资源生态法治保护机制,峡山水库水质保持在三类以上,成为潍坊市的生态功能区。
二、调研建议
1.按照“系统化”要求,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是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课题组建议围绕生态文明总体要求,人民法院建立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土地水利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健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执法联动机制,做实“三合一”生态司法运行机制,构建“源头预防—案例宣传—行政治理—依法惩处—补偿修复”的良性循环生态保护执法模式,促进辖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按照“专业化”要求,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课题组建议通过府院联动,完善知识产权市场的培育发展,提高专业化队伍能力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为辖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发展环境。
3.按照“产业化”要求,加大文化资源司法保护力度。区域经济中,文化软实力愈发突出,甚至超越单纯资源与资本。潍坊市境内有世界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和省市保护文物400余处,非遗项目3000余项。课题组建议进一步总结司法保护文化资源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形成特色经验。


   通知公告

  • 暂无相关记录!
【编辑:杨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