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ehavioral Law Society Development Network

中国行为法学会事业发展网
  • 中国行为法学会第六届四次理事会在京召开
  • 沉痛悼念马宝善同志
  • 中国行为法学会医疗健康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战略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 学会动态 | 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云南警官学院举行
  • [完整版|图文]《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2)》隆重发布
  • 《企业商事刑事风险防范指引丛书》 启动交流会在京召开
  • 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现代侦查技战法论坛在浙江绍兴召开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长沙举行
  • 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 音乐会在京举办

   时政要闻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境界

来源:新华社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5-10-22 14:39:20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历史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篇。即将收官的“十四五”,新时代中国在风起潮涌中驶过壮丽的又一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科学理论的磅礴之力,深刻塑造着一个大国的发展轨迹,指引通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征途。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不惧风雨、破浪前行,以无比的勇毅攻坚克难,以坚定的信心开创未来,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互激荡、彼此辉映的进程中推动中国不断迈向发展新境界。

  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大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区域板块发展优势日益显现;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2021年至2024年,中国以年均4.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6%,是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展现新气象,迈出新步伐。

  今日中国,1天内,2.4万户新设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1200多亿元货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进出口贸易;1秒钟,超143万GB数据在云端传输,约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每一时、每一刻,都在以令人赞叹的速度,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14亿多人一起奔向好日子,发展的答卷有温度、有厚度——

  2025年1月23日,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

  在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已是82岁、四世同堂的郎素兰家中。

  问收入、说花销,总书记细细关切。

  得知社区对老年人特别关照,总书记很是感慨,“社区工作是千家万户的事。社区工作这个位置承上启下,但得眼睛向下。‘上面千条线’也是为了人民,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

  波澜壮阔的航程上,人民始终是发展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

  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不断丰富发展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紧扣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等民生关切:“十四五”以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成果,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到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一项项扎实举措推出;从农村“厕所革命”到城市垃圾分类,从防治“小眼镜”到推进清洁取暖,一件件民生小事融入发展顶层设计。

  “十四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每一个暖心数字背后,都是更为具象的“民生为大”。

  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中国在穿越惊涛骇浪、险滩激流中牢牢掌握着发展主动——

  全国秋粮收获过六成!9月中下旬以来,多省持续连阴雨。面对严峻挑战,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举措快速推出,全力以赴“抢秋”夺丰收。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春种秋收,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走进农田深处,察粮情、问粮事。

  2021年,明确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2022年,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2023年,部署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一份份中央一号文件中,倾注着关于粮食安全的深沉思量。

  形势环境越复杂、使命任务越艰巨,越要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

  既立足自身、以做强国内大循环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又兼顾内外、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面部署,蕴含着辩证的眼光、长远的思考。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一系列前瞻性谋划落地见效,推动中国经济航船稳健前行。

  供需两端稳步提升——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迈进;

  “双循环”更加畅通——我国货物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居全球第二,2021年至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

  “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经济新格局是中国在世界上重新定义自身的关键所在。”巴西《论坛》杂志网站刊文称,中国令人瞩目的变化源自务实治理、长远规划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承诺。

  中国答卷举世瞩目,中国道路更加宽广。

  五年壮阔实践,新的理念展现出强大实践伟力;五年非凡历程,也深深镌刻在一个大国发展的历史坐标中。

  (三)

  丈量历史的刻度,我们距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有20多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这是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机遇就能化危为机、乘势而上。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明前进方向:“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眺望注定不平凡的前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中国号巨轮一往无前,我们的力量更加充沛、信心更加坚实。

  信心和力量,来自科学的指引、坚强的领航,形成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深刻阐释,凝聚着全党上下最大的共识。

  稳经济、战疫情、抗灾害、保民生、应对外部强压……每一次关键时刻的抉择,每一程风雨无阻的跋涉,都反复证明:我们之所以能不断走向新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今年9月2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世界听到了中国的郑重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视频致辞时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有的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踟蹰不前,而中国选择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把握发展趋势、洞察发展规律、作出战略抉择,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循道而行,方能致远。

  明辨时代大势,抓住历史时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把准发展方向路径,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谋划……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增强全党全国上下步调一致向前进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信心和力量,来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7月,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迎来新进展——沪苏浙皖相关部门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面向未来的发展,也是“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的答卷。

  进入深水区的改革,更要在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上发力,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聚焦发展主题,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必然是全方位的”“要把改革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抓住主要矛盾,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持续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交汇成恢弘的时代主旋律。

  浦江之畔,再过半个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启幕。一年一度,越来越多全球企业共赴“进博之约”。

   通知公告

  • 暂无相关记录!
【编辑:杨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