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安庆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六尺巷工作法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于10月18日在安徽桐城举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赵昌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指出,“六尺巷”典故蕴含的“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生动缩影,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中充分认识“六尺巷工作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立足新时代新情况,深化理论研究,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学理支撑;坚持实践导向,积极探索,激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动能。
会议强调, “六尺巷工作法”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安徽模式。要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文化传播、深化实践推广等方式,推动将“六尺巷工作法”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社会治理各环节,为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力量。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也期待安徽勇立潮头、走在前列,创造出更多社会治理的安徽经验,续写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新篇章。
开幕式上,安徽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许静静、安庆市委书记孟景伟、安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福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会领导为“六尺巷工作法核心内涵表述语”征集活动获奖者、“六尺巷工作法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优秀论文作者分别颁发获奖证书。
会上,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汪世荣,武汉大学教授王德福,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李德,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庆师范大学教授韩再芬等专家学者分别就“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实践逻辑”“礼让精神赋能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相互礼让、以和为贵:以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六尺巷传承”“黄梅戏《六尺巷·宽》的精神与治理启示”作主旨报告。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安庆师范大学负责同志,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党政机关、法学会、党校的260多位法学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