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ehavioral Law Society Development Network

中国行为法学会事业发展网
  • 中国行为法学会第六届四次理事会在京召开
  • 沉痛悼念马宝善同志
  • 中国行为法学会医疗健康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战略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 学会动态 | 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云南警官学院举行
  • [完整版|图文]《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2)》隆重发布
  • 《企业商事刑事风险防范指引丛书》 启动交流会在京召开
  • 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现代侦查技战法论坛在浙江绍兴召开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长沙举行
  • 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 音乐会在京举办

   时政要闻

《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5)》发布会暨“高水平法治建设中法治实施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行为法学会微信公众号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5-06-19 14:31:40 | 266 次浏览: | 分享到:

AI自主决策与人类决策责任,以及国家主权原则与主权边界模糊。同时就新技术和司法融合 的矛盾,景汉朝提出通过防范风险来扬长避短,大胆实现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

图片10.png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发表主旨演讲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以展科技之翅,推动法治实施现代化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顺应数字时代发展,实现司法理念和司法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是推进法治实施现代化征程上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四级检察机关全国一张网通行通办,线上+线下互联网办案模式日趋成熟,大数据法律监督场景体系化建设有力破解了监督线索发现难,正在推进的智能化辅助办案系统建设将终结案多人少的历史性命题。要持续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为法治实施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供更有力法治保障。

图片11.png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在以以数字技术增强法治实施效能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数字技术嵌入法治实施具有必要性。数字技术嵌入已然成为法治实施体系应对数字化浪潮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嵌入法律实施具有重要性。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法治+技术的混合治理模式,推动法治实施模式的深刻变革,提升法治实施的效率与效果,为统一适用法律和精准化的法治实施提供依据,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价值。数字技术嵌入法治实施具有复杂性。他提示,需警惕数字技术介入法治实施的双刃剑效应,审慎处理算法伦理、权利保障、权力边界、规则适配等现实问题,最终促进良法善治;应当构建增强型治理,发挥技术在工具层面、价值层面的核心作用,推进数字法治实施的提效向善的统一。

图片12.png

中国法学会原副会长甘藏春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法学会原副会长甘藏春在以数字时代与法律实施方式的变革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时,从数字时代对于法律制度带来的根本性变革要求、数字时代法律实施的新方式、建立规范自由裁量权的价值体系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时代法律实施方式的变革趋势。他指出,数字时代法治的重大课题就是解决好人权、技术权力(利)和公权力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提出数字技术带来的法律空白期可以通过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运用自由裁量权加以解决,并倡导坚持智能向善、妥善处理安全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法律实施等三方面理念,从而构建规范自由裁量权的价值体系。

图片13.png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发表主旨演讲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在以深化实施问题研究,促进刑事法律实施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为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制度建设改革与深化实施要共同发力,把《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具体落实好、执行好,使其发挥出制度效能;要加强人工智能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要推进规范法治建设和案例法治建设,把案件办好,用案例来构筑法治大厦、铺设法治之路。


主题演讲


图片14.png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朝武主持主题演讲阶段(上)

图片15.png

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主持主题演讲阶段(下)

主题演讲阶段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朝武、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主持。十一位国内著名专家从法学各领域发表了演讲。

图片16.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会长李林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会长李林发表题为高水平法治建设的法理阐释和问题重点的演讲。他指出高水平法治建设具有比较意义、目标愿景意义、不确定意义、宏观战略四个方面的重要意涵。对于高水平法治建设中的法治实施疑难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问题重点:一是从目的上看,秉持对未来法治建设的良好愿望和期待;二是从方向上看,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和法治改革的正确方向;三是从问题上看,要坚持从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法治实际出发;四是从结果上看,要以有效解决问题为目标。

图片17.p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文艺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文艺发表题为法治实施体制机制改革的演讲。他指出,法治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包括执法、监察、司法、守法等领域的改革,是彼此关联、互相贯通的有机整体,必须通盘考虑、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法治实施领域部署的很多改革任务,均为跨越执法、监察、司法、守法等两个以上领域的改革举措,必须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由各部门协同实施。

图片18.png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顾问胡建淼发表主题演讲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顾问胡建淼以从依法行政到规范行政为主题发表演讲,从依法行政法治政府这对概念出发,厘清二者的来源、概念与相互联系,并由此出发强调从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是行为的转变,由建设法治政府到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则是目标的转变。通过对两对范畴的阐释,提出规范行政的要求较之依法行政已经延伸至行政效率、服务观念等方面,最终强调实际工作重点是规范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问题,从而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书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姚莉聚焦刑事涉案财物数字化处置机制研究,主张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指引,针对刑事司法实践中涉案财物处置存在的财物保管失当、处置过程失范;处置程序封闭、审查救济机制阙如;审理程序不健全、辩护空间受限等问题,以浙江公安数字赋能一体化处置模式为例,提出了完善审前涉案财物的保管与处置程序、构建相对独立的涉案财物审理程序、制定被害人和案外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权益保障制度等改革完善的建议,从而切实提升涉案财物处置的法治化水平,促进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高效运行,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图片19.p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新宝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新宝以强化民事责任 保护双民合法权益为主题发表演讲,强调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集中在产权保护、合同责任、企业名誉与商业侵害、经营者个人和家庭的人格权益侵害问题等。通过强化民事责任可以有效落实现有民法典、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央政策等法律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具体措施包括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并在必要情况下给予倾斜保护、企业商誉受损的经济损失赔偿应从严就高、打击不正当竞争需揪出黑哨背后的非法利益链、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三种法律责任互不替代并以民事责任优先等途径。

图片20.png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朱慈蕴发表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朱慈蕴以从纸面到实践:公司法实施一年面临的新挑战为主题发表演讲。她指出,公司法实施一年中面临的诸多难点热点问题如加速到期规则中债权人请求权的法原理、失权规则的行使、公司治理规则中审计委员会的建设、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董事责任的多样化、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等,强调关注债权人加速到期之后钱的归属、失权股东的出资、董事未履行催缴义务的赔偿责任、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性质和追责的核心要点,并提出在封闭股份公司转引有限公司股东欺压的规则等合理建议。

   通知公告

  • 暂无相关记录!
【编辑:杨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