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Behavioral Law Society Development Network

中国行为法学会事业发展网
  • 中国行为法学会第六届四次理事会在京召开
  • 沉痛悼念马宝善同志
  • 中国行为法学会医疗健康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战略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 学会动态 | 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云南警官学院举行
  • [完整版|图文]《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2)》隆重发布
  • 《企业商事刑事风险防范指引丛书》 启动交流会在京召开
  • 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现代侦查技战法论坛在浙江绍兴召开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长沙举行
  • 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 音乐会在京举办

   时政要闻

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

来源:中国政府网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5-09-12 18:58:36 | 301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市辖区内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半年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可申报职称。依托行业协会学会开展社会化职称评审工作,向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规上企业、高校、中原科技城开展职称自主评审。丰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工种)和标准目录清单,建立技能人才聘期制和积分晋级制度。畅通新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鼓励用人单位建立薪酬、岗位晋升与职业技能等级相衔接的激励制度。


(十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探索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海内外高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名师名医名家五大专项行动。创新海外人才停居留和出入境政策措施,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联动审批,推动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支持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放宽境外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律师、新闻出版、医疗卫生、公证、司法鉴定等另有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四、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


(十二)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支持建设郑州市数据基础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依托国家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持续完善社会信用、城市运行、公共服务等主题库建设,承接国家部委、省级政府数据回流。优先推进卫生健康、交通运输、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十三)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支持探索建立公共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制度以及数据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凭证生成、存储、归集、流转、应用全流程管理。制定数据保存、转移、去识别化、再识别、再转移限制等规则标准,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分类利用,在具备条件的领域实施敏感数据和非敏感数据等清单化管理。确定数据交易主要监管部门及其监管的依据和职责范围,做到“责任可追溯、过程可控制、风险可防范”。


(十四)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发挥领军企业和行业组织作用,创新重点领域数据应用场景。支持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算力产业。统筹推进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共性技术市场化应用,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链和数字产业集群。探索建立数据安全使用承诺制度,强化全链条监管。构建云网数一体化协同安全保障体系,运用可信身份认证、数据签名、接口鉴权、数据溯源等数据保护措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强化对算力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安全防护。


五、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十五)激发资本市场活力。支持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加强与全国性证券市场间的合作衔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首发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开展境外融资业务。支持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行业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鼓励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品种体系建设,支持符合实体经济需要的期货期权品种研发上市。


(十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广利用信用信息发放信用贷款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中小微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信用产品。支持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银企对接工作。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投资机构开展合作,支持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内银行机构与外部股权投资机构开展合作。支持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探索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优质银行实行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


六、加强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


(十七)完善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持续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电力中长期和现货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完善中长期合同市场化调整制度,缩短交易周期、提升交易频次、依法合规丰富交易品种。扩大电力需求侧主体和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参与,加快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限制。持续推进增量配电网业务改革,研究建立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深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落实矿业权竞争出让制度,健全严格的煤矿勘查区块退出管理办法。在电力、油气等领域向各类资本公平开放。


(十八)加快构建绿色要素交易机制。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建设,创新区域碳排放管理信息化、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常态化、低碳运营管理等模式。推进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积极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重点探索统筹协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电力市场。积极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鼓励银行机构发展绿色信贷。创新推动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


七、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


(十九)强化新业态新领域和服务业要素保障。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现代种业等新业态新领域,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深化服务业领域改革,加强要素综合配置保障。


(二十)数字化赋能要素协同配置。探索开展要素协同配置评价工作,科学建立分析评价模型,分区分类开展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动态监测。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探索搭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环境等要素综合分析系统。发挥平台集成分析功能,实现要素配置可量化、可预警,全面辅助政府决策,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二十一)完善按要素分配机制。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合理分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兼顾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权益。探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


附件7


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试点范围包括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全域。


一、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支持开展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针对关键共性技术,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任务型、体系化创新联合体。全面推行基础研究和人才类项目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精简科研项目结项验收流程,探索对部分单位免予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审计。改革完善科技奖励提名和评审制度。


(二)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有序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支持将职务科技成果通过许可方式授权中小微企业使用,探索政府资助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向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小企业转让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湖南)建设,推动高校、科研机构设立技术转移部门,探索建立技术转移转化类职称评审专业。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探索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模式。探索改革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建立“投贷奖补保”五位一体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探索知识产权地方立法。支持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展,扩大承担知识产权快速预审领域范围。建设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机制,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配合有关方面探索扩大长沙知识产权法庭地域管辖范围。


二、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四)支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探索赋予试点地区更大土地配置自主权。按照国家明确的范围、标准和规则,探索推进长株潭范围内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统筹。探索完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通知公告

  • 暂无相关记录!
【编辑:杨昊一